钢铁风云:揭秘钢价背后的激战与博弈
价格本不存在理想的静态均衡,供需也永无精确的协调,基本面和价格的互动逻辑才是永恒的存在。
资料来源 巴顿比格斯 原作者: 巴顿比格斯
螺纹钢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代表性产品,其市场需求极为庞大,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和基础建设等领域,乃是我国实体经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众多研究者将螺纹钢价格视作判断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过去的一个月,螺纹钢持仓大幅上扬,博弈愈发激烈,螺纹钢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多空大战——《螺纹之战》。
本轮螺纹钢的下跌始于 6 月中旬,迄今已持续两个月之久。需求回落,供需失衡引发负反馈,加之政策未达预期,而螺纹新旧国标转换致使旧标螺纹的非理性抛售,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6 月 25 日,国家颁布了有关螺纹钢的新强制性国家标准,自 9 月 25 日起开始施行。相较于上一次钢筋标准调整(2018 年)长达 9 个月的缓冲期,此次调整的缓冲期大幅缩短,且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正因如此,这次标准的转变对螺纹钢起到了显著的助跌作用。
依据 Mysteel 的测算,自 7 月 19 日起,旧国标螺纹钢资源的消化需时 7 周。然而,鉴于当前下游施工企业的实际用钢需求依旧疲软,受资金到位率的限制,这致使旧国标资源无法完全顺畅地进入下游用钢环节,而是存在旧国标资源在社库之间转移的状况,所以实际的去化周期会更为漫长。
7 月初,螺纹 2410 合约持仓达到历史峰值,投机情绪已然至极。恐慌情绪弥漫于整个市场。钢厂纷纷大面积停产检修,现货市场成交惨淡,贸易商苦不堪言。
近期,又因美国非农数据不及预期,市场炒作美国经济衰退,引发了全球大宗商品及股市的巨幅震荡。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国内黑色系出现“情绪杀跌”。
但实际上,作为内需定价的商品,黑色系的走势更多反映的是国内的基本面。美国 7 月非制造业 PMI 重新扩张且优于预期,证伪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日央行表明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状态下,日本央行不会考虑加息,并维持现有的宽松货币政策,打消了套利负反馈的担忧。
此轮螺纹钢价格的下行,属于典型的反身性正反馈,宏观趋势与微观基本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不断自我强化,致使价格持续下挫。这使得依赖价格信号做决策的贸易商和钢厂,集体出现误判。
在泡沫之中,所有人看似都正确无误,实际上却是错得愈发离谱,直至泡沫破裂,巨大的错误方才暴露无遗。
目前螺纹钢价格已经跌至亏损区间,何时能走出低迷?
就近期钢厂利润状况而言,亏损幅度正不断扩大。钢联数据表明,8 月 7 日,唐山主流样本钢厂的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达 2533 元/吨,平均钢坯含税成本为 3331 元/吨,周环比下调 4 元/吨。与 8 月 7 日当下普方坯出厂价格 3110 元/吨相较,钢厂平均亏损 221 元/吨,周环比增加 6 元/吨。
在如此高额的亏损之下,钢厂已开始减产检修。上周,247 家钢厂的日均铁水产量为 231.7 万吨,环比减少 4.92 万吨,同比减少 11.90 万吨,已然抵达今年 5 月以来的低谷。
当下,钢坯利润亏损幅度已至 200 左右,钢厂为转移成本压力,持续对焦炭提降,市场预期或将出现不少于 5 轮左右的降价,此无疑是托底钢价的错误之举。
实则,对于国内钢铁产业链而言,更为有效的维稳之法应当是抬升焦炭价格,而非打压。在无增量利润的情形之下,可通过提升焦炭价格来重构利润分配格局。
当焦炭价格上扬,焦炭行业自身利润得以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钢铁利润。当利润持续收缩,吨钢利润降至临界值以下,钢厂便会主动缩减生产。在此过程中,市场不断探寻供需平衡,螺纹钢价格方能企稳,乃至反转。
这于行业发展颇为有利,一方面倒逼钢厂转型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行业竞争环境,进而推动钢铁行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之途。
同时,钢铁利润受到压制,产量下滑,对铁矿石的需求自然随之减少,这会使特定时段下的铁矿石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从而抑制铁矿石利润。
而且,焦炭价格的提升,除能提升国内行业利润外,对稳定金融体系亦能发挥重大作用。毕竟,焦炭国内供给量巨大,这些企业多为大型国企,资产负债率颇高,通过提高利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压力。
当然,从长周期视角审视,如何优化钢铁产业的产能结构,方为螺纹钢价格触底的关键所在。中国的经济建设,着实无需如此众多的低效率产能。
2024 年 1 - 6 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 - 3.1 亿元。而 1 - 5 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为 - 127.2 亿元。这与海外矿山的巨额暴利形成鲜明对照,四大矿山一年的利润总和高达 600 亿美元。
经济的发展绝非单纯依赖钢铁,中国经济蕴含巨大的增长潜力,不应继续在低效项目上过度内卷。此种局面的转变,需要经济转型,政策转向。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