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Rokid成立10年融资超35亿元,祝铭明依然在等待“春天”

作者:牛刀商业pro 2024/11/11 20:46

文丨李登军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一直以来,在国内AR市场,Rokid被资本市场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独角兽”,已经连续获得多轮融资,估值高达10亿美元。

但与市场的高期望相比,Rokid显然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随着AR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有人开始质疑,Rokid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市场影响力,真正突破技术路径和生态系统上的瓶颈?

1、靠着AR眼镜成为10亿独角兽

早在2012年,在谷歌I/O开发者大会现场,祝铭明亲眼看见了谷歌工程师佩戴的谷歌新推出的眼镜跳伞的全过程,便被深深震撼到。

随后,他果断从阿里辞职,并声称“想做一个类似谷歌眼镜的东西”。2014年,祝铭明自立门户创立了Rokid,并主攻AR眼镜方向。

不过,当时AR眼镜行业并不成熟,行业发展前景并不乐观。谷歌发售AR眼镜后,并不被大众买单,从使用场景到应用生态均被网友诟病,谷歌眼镜也因此被打入冷宫,自从2015年后,基本就不再面向消费者销售。

所谓“AR/VR元年”也属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甚至热度都没能挺过2016下半场。

迫于现实因素,Rokid决定进军当时备受瞩目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借此积累初始资本。2016年时,Rokid推出了智能语音机器人。从预定阶段就备受关注,而推出后也非常火爆,令Rokid一举成为智能机器人品牌的佼佼者。

很快,靠着在智能机器人产品上取得的优异成绩,Rokid获得了多轮融资,估值一度达到4.5亿美元。

不过Rokid从来没有忘记AR眼镜,随着AR市场再次崛起,Rokid在2018年发布首款AR眼镜“Glass”,专门为B端市场打造的产品。

彼时,市面上还没有其他成型的样机推出,“Glass”凭借其超轻便、实用且定位明确的特点,迅速在B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19年,为了契合安防、工业、教育等场景,“Glass 2”带有测温功能。没想到,随着第二年新冠爆发,这一功能意外踩中检测的市场需求,也让Rokid C端市场得以迅速发展。

趁热打铁,2021年,初代消费级AR眼镜“Rokid Air”面世,并成为全球销量超6万台的消费级AR产品。2022年10月,Rokid通过首创分体模式推出“Station”主机,使AR脱离手机形成独立生态,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

【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9月,Rokid共计完成13轮融资,统计已获融资约35亿元,绝对资本市场的潜力股。

(截图来源:天眼查)

2、内容生态匮乏,局限发展

据IDC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AR/VR头显出货量为10.7万台,其中AR眼镜的出货量仅为8000台,同比增长为119.2%。

第三方机构洛图科技(RUNTO)报告数据也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级AR设备全渠道销量达到11.0万台,同比增长49%。

看似火热的AR眼镜市场,其销量才勉强过10万,基数之低让人难以置信。因此,尽管Rokid已经处于行业头部位置,并不断通过推出新品借此丰富产品线来抢占市场,其发展前景其实并不乐观。

Rokid在推出Rokid AR Lite之际,祝铭明指出,这款新推出的lite产品定位于Pad的使用群体,旨在通过“娱乐+轻办公”的模式吸引商务人士,从而将应用范围从家庭延伸至商务旅行、户外活动以及办公环境等多样化场景。

据Rokid官方宣布,其已与国内200+博物馆和景区建立合作,在杭州、上海、温州、金华等40多所中小学落地AR教学方案,在全国许多城市落地了全新的空间互娱活动。

看似Rokid应用场景丰富,实际上其推出的AR眼镜只是在某些微交互场景中得到了应用,所以带来的新奇体验其实非常短暂。

显而易见,AR眼镜市场发展如此局限,归根结底,在于其应用场景有限,并且这些应用场景缺乏不可替代性。

通常而言,AR眼镜主要应用于游戏、影视直播、旅游和社交购物等场景,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然而这些娱乐情景增长空间有限,大多数用户在使用几次后,往往会因为缺乏新鲜感和实用性而将其束之高阁,最终导致产品沦为闲置品。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AR眼镜消费端的应用中,游戏占比35%,影视直播占比32%,旅游和社交购物占比为33%。然而这三类应用场景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

譬如游戏赛道,属于AR主要涉猎场景之一。但由于Rokid主要支持一些鸡肋小游戏,无法适配《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主流游戏,这也一定程度上严重限制了用户的使用兴趣。

《黑神话》爆火后,AR眼镜曾迎来一波热潮,带动了不少追求沉浸感和便携性的玩家去体验AR。但随着热度褪去,AR眼镜行业遇冷也实属正常。

因此,对于Rokid乃至整个AR行业来说,一款《黑神话》其实远远不够,只有持续推出新游戏来带动,才能扩大整个AR眼镜市场的规模。

艾瑞咨询指出,在理想情境下,硬件、软件与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且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推动技术进步。然而,就当前国内AR消费级应用生态而言,其状况大致相当于将传统的2D手机应用简单移植到AR平台上,缺乏真正能够体现AR特性:即虚实融合与高度交互能力的原创应用。

由于用户长期使用频率过低,开发者也缺乏动力开放,以至于Rokid难以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制约正向发展。

3、激烈竞争下,新故事难讲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4年中国AR产业发展洞察研究》显示,Rokid的累计服务客户数已经突破100万,2023年以27.9%的市场出货量占比,居国内消费级AR眼镜第一。

虽然Rokid已经占领AR眼镜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但其承担的竞争压力其实并不低。

当前,诸多行业巨头如Meta、OPPO、华为、小米等已强势进军AR领域,它们凭借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及卓越的内容生态构建实力,给Rokid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特别是Meta即将面世的下一代AR智能眼镜,其性能相较于现有产品实现了质的飞跃,有望重塑传统眼镜行业的认知,无疑会对包括Rokid在内的AR眼镜制造商的市场份额产生严重的威胁。

更严峻的是,Rokid寄予厚望的空间计算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所谓空间计算,本质在于虚拟与现实的深度融合,借助包括扩展现实(XR)、三维(3D)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机器视觉、物联网、传感器、体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内的多种先进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混合现实头戴设备及空间操作系统,实现沉浸式地与数字内容和物理环境互动。

Rokid曾经押注空间计算,希望借此来实现在AR 眼镜领域重大突破。

但摆在现实面前的是,现实世界中与数字世界虚实融合的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将空间计算落地其实会面临诸多困境。

比如空间计算倘若要想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高精度精算,需要极高的算力支持以及AR眼镜各项参数的不断优化,同时还需要融合来自多个平台的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同时,AR眼镜在分辨率、刷新率,以及视场角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必须持续进行改进,并且其便携性和电池寿命同样需被重视,旨在增强用户的沉浸体验与佩戴舒适度。另外,空间计算技术还需整合源自传感器、个人电脑、云端等多个平台的信息,而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精确无误和高度一致,则构成了另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对于Rokid而言,要想实现在空间计算上的飞跃,如何克服技术成熟低等困境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看似Rokid已经在AR眼镜市场发展卓越,其实还要面临如何提高技术成熟度、市场小众的挣扎以及竞争对手威胁等挑战。

不过,既然Rokid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领先位置,那么只要它能持续保持这种竞争优势,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那么仍然值得被期待。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