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多家3D打印大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铂力特加速推进金属增材制造产业布局
2024年,铂力特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持续发力。3月,铂力特三期项目C、D地块正式开工。铂力特三期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占地216亩,聚焦装备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建设生产车间及综合创新中心等设施。
9月,铂力特发布公告,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原募投项目金属3D打印原材料产能为800吨/年,预计本次投资后产能增至3000吨/年,以满足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12月,铂力特四期E地块竣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铂力特四期项目总占地约246亩,总投资约25亿元,主要用于建设金属增材制造大规模智能化生产线,建造生产车间、厂房,进一步推动公司产业布局优化与升级。
2024年6月,苏州倍丰智能正式迁入全新厂区,总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独立规划了独栋制粉厂区;独立的设备组装和打印车间,集设备组装、调试、维修等功能于一体,为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倍丰还在广东成立分公司,实现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
华曙高科启用新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
2024年12月6日,华曙高科新园区(华曙高科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正式启用,包括办公研发大楼、生产厂房、配套生活楼等。一二期项目共计122亩,投资超1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4万平方米,是华曙高科原有3D打印产业园建筑面积的6倍。新园区的启用,成功解决了因快速发展带来的设备产能瓶颈,大幅提升了客户保供能力及研发创新整体实力。
2024年5月,中航迈特廊坊基地全面扩容,新增近7000㎡独幢金属3D打印设备研发及生产制造厂房,主要用于金属3D打印设备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仓储,协同北京、江苏徐州两大基地金属3D打印设备业务布局,总产能可达200台套/年。
三帝科技新厂投产+新并购
2024年1月,三帝科技河北大名3D铸造工厂正式投产,总投资3.5亿元,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具备“工艺设计+3D打印+铸造+机加工及检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可实现年产高端铝合金零部件2万吨。
2024年11月,三帝科技并购平高集团优秀供应商河南中宏通铸造,布局3D铸造在高压电气领域的应用,该3D铸造工厂占地18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具备超大型异形铝合金铸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可实现年产高端铝合金零部件5000吨。
西空智造扩大金属3D打印生产规模
2024年初,西空智造在产业规模拓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新增占地面积达2万平米的金属加工服务厂区。厂区配备各类型设备共计30台套,全面满足多样化金属加工需求。同时,公司还购置了真空热处理炉、金属3D打印工件打磨除尘系统等先进的后处理设备,旨在打造全流程、高精度、高品质的金属加工服务链条,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金属加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全面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铼赛智能加速扩张,3D打印机生产规模持续升级
铼赛智能2024年凭借RAYSHAPE Edge系列3D打印机在义齿加工厂市场的领先优势,稳步推动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其于2024年发布的Edge Max最新款大幅面3D打印机迅速交付至全国800余家工厂,标志着公司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双重突破。同时,铼赛智能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Edge系列3D打印机的销量翻了三倍,体现了其全球布局的成功。为支持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铼赛智能正在加紧产能扩充,新厂区已选址于江苏省常熟市,预计将于2025年4月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威拉里总部投产,三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2024年4月,威拉里正式迁入总部厂区。目前,公司现有金属粉末产线20余条,在建产线20余条,金属粉末年产能4000吨/年。同时,三期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项目陆续建成不仅能够更好满足金属粉末市场需求,对于公司锻造产业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头部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鑫精合集团业务格局发生变化
2024年10月,鑫精合正式更名为精合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迁至湖州,形成了以湖州为总部,北京为技术研发中心,沈阳为服务、机加、焊接基地,潍坊为增材打印服务基地,天津为增材设备研发基地,安徽为增材设备线生产基地,广东为华南区营销中心的产业布局,总占地面积约18万平。旗下镭明激光为扩大经验广东分公司于今年5月开业,现镭明激光金属3D打印设备可实现年450台套/年的生产任务。
创想三维3D打印产业园开园
2024年12月,创想三维总投资额高达6.9亿元,规划设计产能达到500万台3D打印机/年的惠州3D打印产业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创想三维产能规划的逐步落地。
以上内容仅是3D打印技术参考所能总结到的部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事例,相信仍有大量未能统计到。
总的来说,2024年国内增材制造行业多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举动,是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着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持续深化,增材制造行业有望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自新知号自媒体,不代表商业新知观点和立场。 若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商业新知平台管理员。 联系方式:system@shangyexinzhi.com